1-5学校发展规划
“十三五”时期,是国家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阶段;是国家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到高等教育强国的历史性跨越阶段;也是湖北省加快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实现富民强省目标的黄金时期。“十三五”时期,既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www.63365建成教学研究型大学,全面建设高水平工业大学的战略攻坚阶段。为全面落实学校第二次党代会精神,进一步明确“十三五”期间学校的发展目标、发展战略、重大举措及主要任务,统领学校发展方向,加快学校发展,制订本规划。
第一章 发展基础一、“十二五”时期的发展成就“十二五”时期,在省委、省政府的关心与指导下,在省直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始终坚持“改革创新、发展提升”方针,着力实施“五大工程”,在历史遗留问题错综复杂的局面下团结奋进,有效推进了学校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为“十三五”乃至今后一段时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科建设不断谱写新篇章;人才培养迈上新台阶;人才强校显现新成效;科技产业实现新突破;开放办学迈出新步伐;校园建设呈现新面貌;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开创新局面;综合改革取得新进展。
二、主要问题“十二五”时期学校各项事业得到长足发展,为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学校改革发展还面临一些问题,与建设高水平工业大学的目标要求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主要体现为:学科优势特色有待彰显;人才培养质量有待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有待提升;高层次人才队伍有待壮大;开放活校理念有待强化;内部治理和文化建设有待加强。
三、 机遇与挑战(一)科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为学校带来新机遇新一轮工业革命正在兴起,全球进入科技创新活跃期,无论是科技成果的产出、科技市场的繁荣程度,还是各国的科技投入,都将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这一发展态势,为学校立足服务工业办学定位,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和科研资源优势,联合行业骨干企业共同推进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带来机遇;为学校加大创新创业和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带来机遇。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为统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日益影响着高等教育发展。学校“135”学科发展战略所确定的重点发展方向与《中国制造2025》提出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并明确重点突破的9大领域不谋而合。学校的学科专业体系与《湖北产业升级发展纲要》(2015—2025)提出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7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度契合。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为学校建设绿色工业学科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随着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一带一路”、《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等区域发展规划的实施,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武汉城市圈建设的助推,湖北进入发展机遇最多、发展优势最强、发展条件最优的黄金时期。学校是湖北省属高校中工业背景最深、工学体系最全的重点建设高校,日前又被国家纳入“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建设规划,湖北乃至华中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将会给学校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与产业服务方面提供更多的舞台。
(二)人才强国战略持续推进给学校提供良好环境党的十八大着眼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准确判断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作出了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推动我国由人才大国迈向人才强国的重大部署,并对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人才工作提出明确要求。目前,国家层面启动的重大人才工程有12项,国家36个部委系统启动的人才工程达83项。中共中央印发《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实施“创新人才推进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等若干项重大人才工程,加大力度落实“千人计划”“万人计划”等国家工程,进一步加大向中西部、东北部地区倾斜力度,加大力度支持培养青年人才。湖北省委省政府也对接国家政策持续实施“百人计划”、“楚天学者”等高层次人才支持计划。
借助国家及湖北省级层面的人才支持政策和平台,学校在“十一五”、“十二五”时期汇聚了一大批高层次人才或青年学术骨干,为后续发展打下一定基础。“十三五”时期,学校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国家和省政策优势,围绕学科需求引进或培育一批高层次人才,逐渐形成学术高地和人才高地;另一方面,学校更应通过建立多种形式的人事管理、内部分配和薪酬激励制度,充分发挥广大教职工的作用和潜力,促进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
(三)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给学校提出新挑战处在转型发展中的中国高等教育正面临一场重大结构性调整。随着“985”工程、“211”工程转向到“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计划”,中国大学的格局及资源配置将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重点大学的身份不再固化,地方院校将有更多机会与部属院校同台竞争,大学评价方式也呈现多元化,学校有更多发展机会,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压力。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不断发生变化,逐步推行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改变了传统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管理。以“MOOC”为代表的新型课程形态和传播方式正逐渐改变大学教学生态。要适应高等教育发展新常态,学校教学在管理方式和运行模式上同样面临改革压力。学校全面提升教育质量面临巨大挑战。
第二章 战略与目标一、指导思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内涵发展”为主题,以“绿色工业”为学科特色,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科技兴校、开放活校、依法治校”的办学理念和“立足湖北,服务工业”的办学定位,不断加强创新创业和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力度,建成教学研究型大学,为建设绿色工业学科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工业大学奠定坚实基础。
二、总体目标至2020年,绿色工业特色贯穿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各个方面,学校成为湖北乃至华中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支撑,成为享有一定社会美誉度的“工程师的摇篮”,实现“三个三目标”(确保“三个重点突破”、实现“三个显著提升”、完成“三个明显改善”),建成教学研究型大学。
(一)三个重点突破高端领军人才实现突破:引进或培育一批院士、长江学者、杰青等国家级人才工程入选者。
重大标志性成果实现突破:积极承担国家级项目,以第一单位获得国家级教学、科技成果奖励。
国家级平台实现突破:力争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国家重点实验室或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
(二)三个显著提升学科水平显著提升:建成一批具有鲜明绿色工业特色的学科群,部分学科达到国内一流水平,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深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大创新创业教育力度,学生就业质量、考研率、出国深造率不断提高。
社会影响力显著提升:学校社会声誉、关注度不断增强,各大机构排行榜名次大幅进位。
(三)三个明显改善管理水平明显改善:建立健全以《章程》为核心的现代大学制度体系,进一步理顺工作机制,优化工作流程,提升行政效能。
办学条件明显改善:稳步推进校园基本建设,加强校园信息化建设,建设集产学研用为一体的大数据应用创新中心。
校园文化氛围明显改善:坚守大学使命,凝练和发扬湖工大精神,积极营造“学者为大、学院主体”的校园文化氛围。
三、发展战略及重大计划(一)实施学科筑峰战略,推进“135+”学科建设围绕绿色工业战略定位,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生物制造、新能源、先进制造技术及装备等3个重点突破领域以及工业产品与创意设计、绿色建筑与城市生态环境、绿色轻质材料与加工、区域产业生态发展、产品质量工程等5个重点发展方向面临的重大科技问题为使命,理顺学科关系,明确学科方向,聚焦重点领域,紧密服务区域产业“节能、减排、降耗、增效、提质”战略需求,构建绿色工业特色的学科体系和不可替代的学科优势。实施博士点攻坚计划,重点建设生物工程、土木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设计学等5个博士点立项建设学科,力争学校取得博士学位授予权。
(二)实施质量立校战略,深化“72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牢固树立“以生为本、因材施教、协同育人、人人成才”的教育理念,高度重视“教学名师工作室”建设,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加大创新创业和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力度。针对70%左右的学生,以就业为导向,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企业中坚技术力量;针对20%左右的学生,实施“1+X”双专业(学位)拓展教育,培养具有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鼓励创新创业,培养公务员、企事业高管和创业先锋;针对10%以内的学生,依托创新学院,鼓励学生攻读国内外知名高校研究生,培养创新精神强的未来学术精英。实施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计划,建立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体系,联合政府或企业共同建设集“人才培养、众创空间、成果孵化”三位一体的、具有一定辐射力和影响力的创新创业教育及服务平台。
(三)实施科技兴校战略,推进绿色工业科技引领计划立足湖北乃至全国绿色工业发展或传统工业绿色化改造科技创新需求,在重大科研平台培育、国家重大(重点)科技计划项目培育、重大科技成果和产品培育、杰出人才和团队培育等方面出台扶持政策和配套支持。加大现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协同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人文社科基地建设力度,深化科研机制改革、完善绩效考评,打造“人才特区”、“学术特区”和“管理特区”。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设立专门科研机构。加强与国家部委的沟通与联系,力争国家级科研平台取得突破。学校形成绿色工业科研优势和特色,带动全校自主创新能力的整体提升。
(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加大“三才一队”培育力度利用国家和省高层次人才支持计划和政策加大学术骨干引进和培育力度。通过遴选,确定一批领军人才、青年英才和国际化人才重点培养对象,建立全方位跟踪服务制度,积极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造就数名具有国内外学术影响力和战略思维的领军人才,培养一批颇具潜力支撑学校未来发展的青年英才,凝聚一批国际交流较为活跃的国际化人才。支持10个左右学术团队建设,落实校领导挂点联系责任制,在人、财、物上予以倾斜支持,重点培育以承接大项目、产出大成果、做出大贡献为己任的PI,为建设绿色工业学科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工业大学提供人才支撑。
(五)实施开放活校战略,全面推进国际化发展推进师资国际化发展,加大海外高层次人才和外籍专业教师引进力度,设立教师海外研修专项基金,有计划选派中青年骨干教师赴海外进行中长期研修。推进人才培养国际化发展,积极开展留学生教育,实施大学生国际视野拓展工程,广泛开展联合培养、交流生、海外实习实践、文化交流、国际竞赛等各类项目。推进教育教学国际化发展,大力引进国外先进教育教学理念及课程体系,设立海外分校,与海外高校广泛开展学分互认、学位互授、联授项目,积极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开放式、国际化教育教学体系。推进科研国际化发展,与国外科研院所及企业合作成立国际科研合作平台或研究中心,积极鼓励和支持教师参与各种形式的国际科研合作,大力支持各个学科、各研究平台积极争取和举办本学科领域有影响、高水平的国际会议。
第三章 主要任务一、学科建设按照 “巩固优势、彰显特色、强化支撑、协同发展”原则,深入推进“135+”学科发展战略,重点在若干重点学科(群)形成聚焦,形成明显的比较优势或特色。
至2020年,学科整体实力大幅提升,个别学科进入ESI前1%,部分学科(群)达到国内一流,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实现向绿色工业学科特色转型。
1.强化优势学科(群)建设。以生物工程、土木工程、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设计学等5个博士点立项建设学科为主干,重点建设生物与化学制造、绿色建筑与城市生态环境、装备制造与检测控制、绿色轻质材料与加工、工业产品与创意设计等优势学科群,聚焦生物制造、新能源、先进制造技术及装备等重点突破领域,使主干学科达到博士学位授权点审核标准,整体实力进入国内先进行列或部分领域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2.加强特色学科(群)建设。以电气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应用经济学等特色学科为主干,围绕新能源、区域产业生态发展、产品质量工程等特色学科群建设,以学科方向为突破口,进一步凸显主干学科在湖北省属高校中的特色,提升其支撑学校5个优势学科发展的能力。在省部级人才、平台及重大项目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推动学科整体实力的提升。
3.重视新兴学科(群)建设。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为主导的信息类学科为纽带,结合互联网+战略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围绕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和新兴产业的创新发展需求,依托绿色工业与大数据服务协同创新中心平台,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方面培育若干新兴交叉学科领域,成为产业发展的助推器,形成新的学科生长点,推进“135+”学科发展战略实施,提升对湖北工业创新驱动战略的把握能力。
4.统筹协调其他学科发展。支持化学工程与技术、药学、建筑学、工商管理、控制科学与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外国语言文学等学科进一步凝炼方向,寻求与学校优势特色学科的契合点,重点发展特色鲜明、社会需求度高的学科方向,提升其支撑学校“135+”学科发展战略的能力,通过点的突破使大部分学科实力提升到省级重点学科的高度和水平。同时,加大对力学、光学工程、教育学、统计学等基础学科的扶持力度,充分发挥其对工科优势学科发展、高水平科学研究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支撑作用。
二、人才培养坚持“以生为本、因材施教、协同育人、人人成才”的人才培养方针,深化“72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研究生培养机制。建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以本科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构建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广泛认可。
1.加强专业内涵建设与动态调整。科学建立评价体系,按照国际专业认证(评估)标准,建立三年一轮的校内专业认证(评估)制度,择优组织专业参加国内外权威评估评价机构的专业认证(评估)。坚持按专业第一志愿率、报到率、专业保有率、毕业率实施专业预警和动态调整,优化学校专业结构与布局,构建支撑绿色工业大学的本科专业格局。推进培养模式、课程教材、教学方式、教学管理等专业综合改革和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结合学位授予点评估和学科评估,动态调整一批硕士点。
2.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化本科生“72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一步理清各类学生服务面向、人才培养定位,人才培养质量规格、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深化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教学团队及教学名师工作室建设,深化教学研究、更新教学观念,注重因材施教,大力推进校企协同育人,推广一院一校企合作班到一专业一班。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与质量评价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改革考试考核内容和方式,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深化研究生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分类培养模式改革,以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为载体,建立以提升创新能力、职业能力为导向的研究生培养体系。进一步优化培养方案,倡导校际“游学计划”,强化实践环节,逐步建立以导师(团队)为主导的培养体系,推进“双导师”联合培养进程,切实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针对市场人才需求整合相关资源,设立“特色学院”。
3.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优化“实验教学—实习实训—毕业设计(论文)—创新创业教育—课外科技活动—社会实践”六元结合的全过程、多层次、个性化实践教学体系,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重视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使创新创业教育实现常态化和可持续发展。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搭建创业教育实践平台,构建创新创业实训教学体系,深入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扩大覆盖面,促进项目落地转化。深入推进短学期制,将创新创业内容纳入到素质拓展教育。举办各类科技创新、创意设计、创业计划等专题竞赛,推广一院一赛至一专业一赛,鼓励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
4.积极探索“互联网+教育”改革。推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开发应用,探索在线开放课程应用机制,加强“MOOC”建设、使用和管理。运用大数据技术,掌握不同学生学习需求和规律,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有机融合一院一法和现代信息技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管理,使用网络进行教学与管理。推进约束型学分制改革,建立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探索将学生开展创新实验、远程网络学习、跨校学习、发表论文、获得专利和自主创业等情况折算为学分。
5.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革。加强班导师、辅导员队伍建设,加强教师教学育人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完善全员育人的机制体制建设。推进以思想教育、职业规划、心理健康、学生管理为重点的育人体系改革,完善学生素质测评体系,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学生人人自我成长。全面推进大学生立德修身工程、实施学风提升工程,完善实践育人工程,深化学业教育与思想教育的有机结合,形成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
6.不断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健全校、院、专业、教师四级教育教学责任主体制度,完善激励约束机制,落实学院人才培养主体地位,激发院(系)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推进学院规范管理,促进学院自主发展、办出特色。完善以“促、变、改、建”为特点的常态监控与动态评估相结合的教学质量评估与保障体系,坚持促进校内教学质量改进与响应社会问责相结合的学校教学质量年度报告制度,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院级教学状态评估质量监控作用,实施教师教学任务确认制,引导教师潜心本科教学。研究生教育参照学科及学位授权点评估相关指标,建立健全研究生培养质量监控体系,强化导师岗位培训,推行导师动态上岗管理,加强学风监管与惩戒力度,严惩学术不端行为,提高研究生成果产出和学位论文整体水平,着力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7.抓好研究生招生就业两个关口。在巩固本省生源基地的基础上,开辟新的生源基地。强化培养单位招生就业工作主体责任,提高导师在研究生招生就业工作中的责任意识,逐渐形成导师、学院、研究生院三元参与招生的工作局面。积极争取硕士研究生招生指标,合理分配人文社科硕士点招生人数,逐步加大理工科硕士生录取比例,为学校学科发展提供充足的人力智力支撑。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帮助学生明确事业发展目标,找准未来发展方向,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积极创造良好条件及途径,鼓励优秀硕士生继续求学深造。开展在校研究生求职意向调查、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和用人单位评价调查,统计与分析调查结果,建立针对性强的就业指导政策。
三、人才强校按照“保证规模、优化结构、提升素质、造就大师”的工作方针,加强领军人才培育,强化青年英才及国际化人才的聚集;逐步建立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激发教职工活力及创造力。
加快建设一支与高水平工业大学发展相适应的教师队伍、管理队伍和教辅队伍。
1.实施高端人才引领计划。实施全职与兼职相结合的柔性引才方式,充分利用中央、部委、省市引智引才政策平台,按照学科发展方向加大“三才一队”(领军人才、青年英才、国际化人才和创新团队)引进与培养力度。采用引进或内部培养多途径,造就数名包括两院院士、千人计划、长江学者、国家杰青、万人计划、“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级教学科研平台和本科教学工程负责人等高层次人才。
2.推进优秀青年教师引进计划。科学分解制定教师引进年度计划,定期调整和完善引进教师优惠政策,以相对优厚的工作生活待遇吸引优秀青年人才加盟我校,稳步扩大教师队伍规模。进一步扩大引进省外、海外高水平大学博士生的比例,全面改善师资队伍学历结构和学缘结构。实施年薪制、预聘制、优聘制等形式多样的用人机制,营造杰出人才脱颖而出的优良环境。
3.加强学术和教学团队建设。实施学术团队建设计划,以学校“南湖学者计划”及省级以上人才工程项目人选为领衔,以中青年学术骨干为主体,以项目为载体,构建目标一致、团结协作的学术团队,力争国家级创新团队的重大突破。实施教学团队建设计划,以推进“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建设、促进学科和专业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培育一批教学团队及教学名师工作室,力争实现国家级教学团队的重大突破。
4.完善教师培训与分类评价体系。按照“鼓励个性发展,强调价值统一”的原则,建全制度化、专业化、网络化的教师培训体系,完善教师分类分层评价机制,建立科学的教师岗位聘用、考核、晋升、奖惩办法和“人岗相适、优劳优酬”的责任绩效分配体系,建立能进能出、能上能下、人尽其才的考核机制。坚持和完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以质量和水平为主的教师分类考核方式,不断健全以业绩、贡献和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由品德、知识、能力、业绩等要素构成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实现考核结果与岗位聘用的有机结合,激发教师的创造活力。
5.重视管理及教辅队伍建设。着力建设与高水平大学相适应的专业化、服务型管理干部队伍和高素质实验技术队伍。实施党政管理人员能力提升工程,建设适应高水平大学要求的管理队伍。提高实验人员、图书档案情报人员等辅助支撑队伍建设的水平,形成对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各项工作的有力支撑。打造一支服务意识强、专业素质高、学科背景全、年龄梯度合理和人员规模适度的服务队伍。
四、科技创新按照“提升水平、突出特色、协同创新、重点突破”的工作思路,围绕绿色工业发展或传统工业绿色化改造中涉及的“节能、减排、降耗、提质、增效”等主题,扩大原创基础性研究,加强关键性应用技术研究。
纵向科研项目经费逐年增长,SCI、EI、SSCI、CSSCI等高水平学术论文数量保持逐年增长,争取获得一批国家级奖励,争取新增多个国家及省部级科研机构。科技排名进入社会主流排行榜全国高校前200位,实现向绿色科技转型。
1.提升承担重大科研项目能力。跟踪国际学术前沿、国家重大需求、湖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支柱产业,结合学校“135+”学科发展战略,积极开展部分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核心关键技术开发、产品创制及成果转移并产业化。坚持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积极申报并获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人文社科基金)、湖北省重大专项等纵向项目,加强与行业产业的合作力度,承担大中型企业重大横向项目,有计划、有组织的深入开展部分基础研究和科学前沿探索、重大战略产品和重大产业化开发、具有产业核心竞争力和重大关键共性技术及产品研发,为催生重大科技成果、加快成果推广转化创造条件。
2.加强各级各类科研平台建设。按照用好现有平台、整合重点平台、打造高端平台的思路,扎实开展国家级和部级重点实验室、协同创新中心与人文社科基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前期规划、筹建工作,加强省级重点实验室、协同创新中心、人文社科基地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工作,主动融入“一路一带”、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构建和完善国家级、省部级和校级知识产权与技术创新平台建设体系。整合创新资源、建立目标导向、绩效管理、协同攻关、开发共享的新型运行机制,争取国家级科研平台的突破。
3.重视各级各类学术基层组织建设。围绕重点研究领域和主攻方向,建立“学科带头人+创新团队+PI” 的组织模式。加强各学院教授委员会的建设,充分发挥教授委员会的作用,围绕“135+”学科发展战略,重点建设10个左右学术团队,夯实团队基础,以重点建设PI创新团队为主线,开展科研组织工作。改革科研组织模式,找准研究方向,组建食品科学技术、生物医药、高分子材料、先进制造与加工和河湖生态修复等研究院,配备适量的专职科研编制。
4.进一步完善科研管理体制。以创新和成果为导向,建立科研绩效考评制度,完善科研评价和奖励机制。理顺体制机制,建立以PI团队为主体的科研考核机制。坚持以质量和贡献为导向,建立健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国防科研、哲学社会科学等不同学科领域的评价制度及科研评价体系。分学科按论文引用频次、影响因子等进行论文的分级管理,着力加强高水平论文的培育力度。进一步完善对重大科技项目和科技成果的扶持和奖励政策。
5.提高学术期刊影响力。加强期刊内容策划和约稿组稿,及时把握前沿科技信息和学科发展动态;积极应用新技术、新媒体、新方法,促进期刊数字出版和网络出版。继续保持《中国机械工程》在科技期刊界的良好声誉,力争重新进入EI收录。进一步提高《www.63365学报》的论文质量。大力提升《湖北农机化》的行业影响力。
五、社会服务按照“面向湖北、扬长补短、形式多样、互惠互利”的原则,努力对接湖北乃至华中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需求,在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和成果转化、教育培训和完善社会管理与服务等方面做出更大贡献。
建成一批工业研究(设计)院、技术转移中心、新型智库等服务载体,密切与政府联系,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合作,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培育学校持股的科技公司上市,提升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
1.完善社会服务战略布局。大力拓展合作空间与重点领域,主动对接国家发展战略和湖北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建立“点、线、面”立体服务网络。进一步加强与中央在鄂大型企业的合作关系,加大共性关键技术的研究及推广。进一步完善与湖北17个地市州政府的战略合作,以服务求支持,以支持促服务。进一步密切与行业龙头骨干企业的合作共建,集中力量做好做大几个重大平台,形成示范效应。进一步加强校友会工作力度,构建学校-校友联动服务格局。
2.扩大科技服务规模和效益。充分发挥国家科技成果转化示范中心社会服务品牌效应,大力推进科技产业园建设,不断构建紧密对接重大需求的工业研发服务体系。积极争取设计、咨询、鉴定、检测等行业服务资质,扶持校属科研平台和校办企业发展壮大。大力支持教职工创新创业,不断健全现代企业制度,积极培育学校持股的上市公司。
3.发挥特有行业服务优势。加强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湖北省职业教育教师培训基地等职业教育发展平台建设,对接国家职业教育发展战略,巩固学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优势。进一步整合湖北省农业机械工程研究设计院、湖北省农机鉴定站等省级科技服务机构资源,做大做强湖北省机电研究设计院,精心打造具有一定社会示范效应和经济效益的农机产学研一体化基地。
4.提高决策咨询服务水平。加强湖北省循环经济研究中心、湖北省农村社会管理创新研究中心等重点研究基地建设,紧密围绕发展的关键时期、改革的攻坚时期和社会的转型时期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做好决策咨询服务,打造有效服务湖北战略的新型智库,提升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
六、国际化发展按照“开拓视野、引领发展、合作共赢,提升能力”的思路,全面开展多维度、宽领域、高层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将国际化建设融入学校人才培养、师资建设、科学研究及大学管理与服务的各个领域,全面提升办学国际化水平。
(二)建设目标
坚持国际化战略和国际化标准,拓宽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领域,提升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层次,我校国际化水平名列省属高校前茅,在全国同类高校中处于领先地位。
1.推进国际交流合作机制创新。保持中外联合办学项目学生规模相对稳定,做实办学机构。积极参与双边、多边和全球性、区域性教育合作,力争与世界一流大学、科研机构和跨国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配合国家“走出去”战略,重点在东南亚、非洲及“一带一路”地区建立境外合作办学项目或海外分校。筹建若干国内领先的国际研究中心,搭建师生参与国际科研合作的平台。进一步提升各学院独立参与国际交流的能力,创建国际化发展示范学院。
2.推进人才培养国际化。与海外高校广泛开展学分互认、学位互授联授,不断完善教学管理及教学评价模式,逐步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开放式、国际化教育教学体系。加强教育改革,不断提高中外联合办学项目人才培养质量。积极开拓海外教育市场,大幅提升留学生规模,强化留学生教育与管理,提高留学生培养质量。着力开展学生海外学习交流活动,大幅度提高学生参与国际交流的比例,增加学生海外学习及实习经历。
3.推进师资队伍国际化。加大聘请高水平国际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工作和交流的力度,尝试在基础、优势、特色学科领域聘任外籍教师。实施“教职工国际能力提升计划”,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参加海外研修项目,促进国际化课程的建设。支持优势学科、特色学科主办或承办大型国际学术会议,提高教师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及科研合作的能力。
七、信息化建设以“完善基础、整合资源、推动应用、提升服务”为指导思想,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统筹信息资源,同时充分调动和发挥各方参与信息化的积极性,完善数字化校园,逐步迈向智慧校园。
建设安全、稳定、高效的信息化基础设施,搭建泛在学习与工作的无线校园环境,丰富数字化教学与科研资源,利用“互联网+”思维推动校务管理创新,建立校务数据分析共享平台,开发行业产业大数据,充分发挥信息化的基础性支撑作用。
1.加大校园网络硬件平台投入。加强数据中国“百校工程”试点院校建设,升级改造信息中心机房,加装机房环境监控系统,配备支持远程管理的KVM系统和网络管理平台。完成万兆主干的IPV4/6双栈校园网建设。新增数据库服务器和存储设备,建设开放架构的数据中心平台,打造安全可靠、高效运行的统一数据中心。完成基于802.11ac协议的无线校园网建设,实现校园无线网络的综合覆盖。适时开展新中心机房的选址论证和规划建设工作。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2.全面推进以电子校务为引领的多业务应用。建立学校统一的互联网数据中心和门户,建立统一身份认证与授权,实现校园网用户单点登录、合理权控和多业务跨平台访问。以电子校务为引领,支持管理流程的优化与再造,适应无纸化办公的需要。建立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根据不同权限,完成教学、科研、人事、资产、财务、图书资料、档管管理等数据的提取及综合分析等工作,开发行业产业大数据,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3.完善校园“一卡通”功能拓展及应用。进一步完善“一卡通”功能应用,逐步搭建与图书借还、医疗管理、教室管理、实验室管理、水电管理、门禁考勤、会议签到、班车管理等业务方面的对接应用。配合学校账务管理部门,发挥“一卡通”的电子支付功能,方便师生在校内的各项应用。
4.建设稳定可靠的信息化安全体系。增添VPN设备和上网行为管理设备,构建网站内容保护系统、企业级数据备份系统,制订异地容灾措施,有效防范恶意攻击,确保关键数据、关键区域及关键应用系统的安全。将数字化校园核心系统与校园公共网进行物理隔离,进行专网建设。重点加强关键设备、关键系统和关键人员的管理,制订常规操作、应急操作和常见故障处理方法、流程和网络信息异常情况的应急预案,形成计算机网络应急处理机制。加强专职、兼职网络管理人员管理。
八、校园及服务平台建设按照“保障科教、激励节约、提高绩效、优质服务”的原则,进一步完善校园功能布局,改善办学条件;进一步完善学校公共服务体系,为教学、科研以及生活营造良好环境。
通过校园功能分区调整和基本建设,办学资源配置进一步充实优化,学校办学条件大为改善,全力打造“学术型、数字型、节约型、法治型”校园。
(三)建设内容
1.校园基本建设。进一步优化校园功能分区,完成校园基本建设规划修编。完成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二期)建设任务,建成机械工程实验实训大楼并投入使用。加快马房山校区开发、南住宅区改造。加快咸宁校区的建设。完成南教学区学生宿舍、食堂等建设任务,保障南教学区教学、生活需要。
2.图书档案建设。优化新图书馆内部空间和资源结构,部分区域开发新服务功能,实现绿色与高效利用。在进一步完善实体图书馆、数字图书馆、移动图书馆的同时,紧跟图书馆新技术步伐,拓展新技术应用平台建设,适应读者新的需求和阅读方式的变化。加强信息技术及装备建设,提高学科服务水平和能力。加强档案信息资源、利用服务、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推进电子文件管理与档案数字化转化。加强信息化技术人才队伍与装备建设,构建开放的信息发布与利用平台,建成数字化档案馆。
3.后勤服务管理。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优化后勤资源经营管理模式,积极构建新型高效的后勤保障体系。加快后勤一站式服务建设进度,逐步推进智慧后勤建设。加强水电监管平台建设,促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节能节水工作的开展,稳步推进绿色后勤建设。大力提升饮食服务水平和物业服务品质,营造良好的教学科研生活环境,持续推进规范后勤建设。
4.平安校园建设。继续落实校园多维防控体系,完善校园治安常态化管理机制。进一步加强校园技防设施建设,构建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校园安全立体防护体系。充分发挥校、地、警联动机制,加强学校及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工作,着力打造平安校园。完善应急处理工作机制和工作预案,提高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及时排查、化解安全隐患和各类矛盾,确保校园安全有序、和谐稳定。
第四章 保障措施一、制度保障(一)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以全面深化综合改革为着力点,扩大开放办学,加强制度创新,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构建现代大学制度。进一步加强开放办学力度,不断尝试引进社会力量支持办学。进一步改革管理体制,逐步建立权责明确、充满活力、富有效率、规范有序、特色鲜明的学校内部治理体系。不断创新运行机制,紧紧围绕绩效考评,统筹优化资源配置,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建立教师激励机制,优化科技管理政策。
(二)规划实施制度建设以目标管理为主线,全面加强学校发展规划、干部任期目标、年度工作目标执行情况考核工作。成立规划执行监督委员会,全面负责监督规划的执行工作。建立规划制订、目标分解、预算分配、检查评估、阶段修订的组织体系,按年度、分项目、有步骤地组织实施,确保完成规划目标。将规划年度实施情况作为机关部门和校属单位年度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年度目标考核结果作为学校调整办学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实行重大突破目标任务分级分工责任制度,进一步完善突出贡献奖励制度和重大机遇丧失或严重工作失误责任追究机制。
二、资金保障(一)筹措办学经费继续积极争取中央和地方的各种财政投入、专项补助和政策性资源。加强与地方政府、企业的合作,加快发展多形式继续教育、社会培训、国际合作办学、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和留学生教育,多途径、多渠道增加学校事业收入。成立学校董事会(理事会),加强各地区校友会和行业校友会建设,促进校友与学校、校友相互之间的交流,促成资源整合与共享。建立健全校、院两级捐赠工作体系,加大基金会筹资力度。
(二)盘活资产资源盘活现有人力、资产等存量资源,加强绩效管理,切实提高经费和资源的办学效率。用足国家和省市政策条件,遴选实力雄厚的社会合作伙伴,尽快启动科技园、咸宁校区等建设工作,进一步改善学校办学条件。统筹利用各类经营性资产和服务性资产,全面推进经营性资产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市场化运作,创新资产经营管理模式,实现经营性资产的收益最大化。
(三)加强财务管理加强预算控制和财务管理,建立预算制订、实施与评价体系。深度挖潜,节约运行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强化预算管理,逐步建立绩效评估结果与经费分配匹配、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促进各类资金资源的有效利用。
三、民生保障(一)增强服务学生能力牢固树立“以生为本”理念,增强服务意识,为大学生成长成才营造良好学习生活环境。改善学习环境,完成升级教学辅助服务设施的更新升级和补充,实现教室空调全覆盖。改善生活环境,不断提升饮食服务水平,加强学生宿舍建设与管理,增加校园体育文化设施建设。加强大学生资助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奖助贷”制度建设,通过各种方式使每一位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都能得到有效资助。认真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就业质量,努力使学生有业就、就好业。
(二)改善教职工工作生活条件优化薪酬分配体系,稳步提高教职工工资待遇。推进住房货币化改革,加快校园内住宅条件和居住环境改善步伐,打造美好静谧的宜居环境。加强住宅区物业服务单位考核,引导其提升物业服务专业化水平。积极做好离退休工作,推行健康养老、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加强校务公开、依法治校和民主管理,切实保障教职工合法权益。建立重大疾病援助基金,进一步完善对特殊困难师生员工的关心和帮扶长效机制。大力支持附属医院、附属幼儿园建设,更好地解决教职工就医和子女入学问题。
第五章 党建引领一、强化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一)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认真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切实加强和改进学校党的领导,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办好人民满意的大学。按照“五好”领导班子建设要求,采取得力措施,加强校、院(处)两级领导班子建设,不断增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提升思想素质和政策理论水平,提高驾驭复杂局面能力、引领科学发展能力,锻造坚强领导核心,团结和带领全校广大师生勇创“双一流”,为建设绿色工业学科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工业大学做出新的贡献。
(二)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和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落实履职尽责清单,完善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强化干部教育培训,加强校、院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和年轻干部队伍建设。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过硬、全面加强”的要求,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强化党建工作力度。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坚定党员干部理想信念。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积极推进学习型和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推进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积极开展党建创新,丰富党建活动内容。
(三)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聚焦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教,严格执行《准则》、《条例》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格落实党委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完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持续开展反腐倡廉教育,培育廉政文化,引导广大教职工树立正确的事业观和权力观。建立健全以各项权力为“点”、以具体业务流程为“线”、以制度建设为“面”的动态廉政风险防范制度。加强和完善责任追究机制。
(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做好理论武装工作,以校、院二级党委中心组学习为抓手,积极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以加强师德建设为重点,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切实提高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为目标,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责任感教育,提升辅导员职业能力和专业水平。推进网络思想教育体系建设,完善网络环境下加强师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机制。深入开展知校爱校荣校教育,进一步增强师生员工对学校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荣誉感。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队伍、课程、教材、课堂建设和管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作用。
(五)加强群团组织建设充分发挥群团组织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优势,凝心聚力,促进学校各项事业发展。抓好群团制度建设,坚持和完善教代会、职代会、团代会等基本制度,推进民主政治建设。通过群团组织开展先进集体和个人、师德标兵、“五四”表彰、大学生科技成果奖等评选活动,发挥示范作用。支持工会紧密联系群众,依法依规维护教职工正当权益。支持团学组织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六)加强统一战线工作加强和完善统战工作的组织领导,进一步落实党员领导干部与党外代表人士联系交友制度,促进领导干部与党外人士的交流和沟通。充分发挥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欧美同学会、侨联、民主党派组织等作用,不断完善民主党派参与学校治理的体制机制。
二、加强精神文明和校园文化建设(一)大力推进学校精神文明建设以创建全国精神文明单位为目标,以“细胞工程”为抓手,大力开展文明创建活动。持续开展“文明校园我创建”主题活动,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谨遵“厚德博学、求实创新”校训,凝练和发扬湖工大精神,激发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和学风建设,树立崇尚学术、尊重人才的校园风尚。坚持开展学校最佳文明单位、文明宿舍创建,不断培养和壮大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伍,积极参与地方和社区文明创建工作。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学术、科技以及文体活动,不断丰富全校师生的精神生活。
(二)强化校园文化品牌建设着力建设具有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品牌文化成果,大力弘扬以“创新”为核心的工业文化和以“修炼”为核心的巡司河地域文化,更好地发挥校园文化的涵育、规范、凝聚和引领功能。发挥既有文化活动品牌建设优势和经验,塑造更多内涵丰富的品牌文化活动,打造一批具有良好社会声誉的学术、科技、文艺、体育、社会服务等文化活动品牌,强化活动特色,浓厚学术氛围,推进文化育人,提升学校文化活动的影响力。
整体布局校园景观,强化学校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文化内涵。规范和推广使用形象识别系统,丰富湖工大特色文化符号。精心打造“一馆一堂,一基地一园,一带一廊”(校史馆、木雁堂;酿酒中试与酒文化博览基地、创业园;巡司河人文景观带、工业文化长廊),形成www.63365特有的校园文化展示载体和亮点,提升学校对外整体形象。
3